来源: 最后更新:2022-10-13 18:54:50
3-6岁的孩子问题最多,看到什么都好奇,看到什么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但是,面对孩子的那些为什么,就算是生活中常遇见,常看见的,家长也不能准确的告知孩子,这期中的正确原因。
但是,面对这些疑问往往能激发孩子们珍贵的求知欲,它能引领孩子们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世界,并进一步地探知世界的奥秘,是早期教育最为关键的环节。
下面,育儿网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科学故事,适合3-6岁宝宝读的幼儿小故事,能破解孩子们心中的某些疑团,爸爸妈妈快快来讲给孩子听吧!
指南针是怎样发明的?【科学故事】-
轮船在大海上航行,飞机在高空中翱翔,都需要用罗盘指明方向。罗盘的历史告诉我们:罗盘是由指南针发展而来的。那么,指南针是怎么发明的呢?
指南针是我国发明的。在战国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玉石头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一个采玉的工人用采来的玉制成了一把勺子,他把勺子放在盘子里面转动玩耍,发现了勺子的柄总是指向南方。外出采玉石常常要到很远的地方,经常会迷路,这个发现让他高兴不已,这个勺子不是正好可以指明方向吗?
经过不断演化,人们又在盘地刻上了方向和刻度,命名为“司南”。司南后来传入欧洲,演变成为罗盘,成为航海活动中的重要定位工具。
司南就是最早的指南针。
西汉时期,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科学故事】-
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光组成的。
我们看到的物体的某种颜色,是因为这种物体把其他光吸收了,只把这种颜色的光线反射出来的缘故。太阳光中的红光,橙光等穿透海水的能力强,被海水吸收了,而紫光、蓝光不易进入海水中,被海水反射,散射开来,所以海水越深,海水越显蓝色。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科学故事】-
水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们的生活真是一刻都离不开水。但是作为饮用水的只能是淡水,海水由于很咸是无法饮用的。那么,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呢?
海水之所以是咸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中含有各种盐分,其中大部分是氯ǜ化钠,还有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钙等。其实,在海洋刚形成的时候,海水和江河湖水一样,都是淡的,后来,雨水不断冲刷岩石和土壤,并把岩石和土壤中的盐类物质冲入江河,而江河的水流到大海,使海洋中的盐分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海中水分不断蒸发,而盐分几乎不会蒸发,这就使盐的浓度越来越大,于是,海水就慢慢变咸了.
骆驼为什么是沙漠之舟【科学故事】-
拥有沙漠之舟的骆驼的两个驼峰是移动的燃料箱,前面的驼峰可以用来挡阳光,后面那个储存脂肪,有的骆驼旅行回来时发现自己的驼峰没了,但可以在吃回来。
骆驼在旅行前会喝130L的水,双峰驼的驼峰可以储存40公斤脂肪,在炎热缺水的时候,这些脂肪便会分解成骆驼所需的营养和水分。骆驼能在10分钟内喝下 100多升水,同时排水少,夏天一天中仅排尿一升左右,骆驼的脚掌生有宽厚的肉垫,走路脚趾叉开,保证了在沙漠行走而不陷到沙中。它们有长长的睫毛,自动开闭的鼻孔,长满密毛的耳朵,这些都能使它们抵挡风沙的袭击。
所以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鸡为什么飞不高【科学故事】-
鸡的祖先是鸟,小朋友们都知道鸟是会飞的,可鸡为什么飞不高呢?
原来,鸟的祖先是始祖鸟,始祖鸟既飞不高,也飞不远。因为当时的地面上都被一些大型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如恐龙、老虎、大象等霸占了,始祖鸟身材矮小,力气又弱,还跑不快,所以就经常饿肚子。
那时候,天上除了一些蚊虫会飞以外,就只有长翅膀会飞的极少数恐龙了,始祖鸟很羡慕他们,梦想着自己能飞到果树的高枝上吃个饱。于是,始祖鸟先开始练习跳跃,练习腿部的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始祖鸟可以吃到矮树枝上的果子了。始祖鸟没有骄傲,而是加紧了训练。
一天天过去了,始祖鸟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了奇异的变化,先是小腿上多余的肉没了,跟着大腿也发达起来,整条腿重量减轻了,弹跳力越来越好。再就是上肢的手指不见了,代之以一大块蓬松的羽毛。羽毛可以伸展,伸展时像一把扇子,训练时热了还可以扇风呢。慢慢地始祖鸟发现,扇着扇着身体轻了许多,有种浮力在托着自己向上飘。始祖鸟便双脚用力一蹬,自己竟飞了起来。
始祖鸟高兴极了,它吃到了更高树上的果子。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始祖鸟终于吃到树尖上的果实了。
这时候,始祖鸟彻底变了,变得跟现在的鸟儿们差不多,他们天天自由地翱翔在蓝天白云间。
后来,有一种鸟儿被人类饲养了,变成了现在的鸡。那么,鸡为什么不会飞了呢?最初被饲养的时候,鸡很想飞,它向往大自然的广阔,更向往自由。人类用笼子罩住它,让它飞不出去,又用好吃的粮食喂饱它,让它吃的胖胖的。鸡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渐渐就丧失了飞行的本领,这就是鸡为什么飞不高的原因。
小朋友,你是想做始祖鸟呢,还是想做不会飞的鸡?
隐藏在常识中的科学谜团【科学故事】
我们身边常常有很多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把它们当作常识,却说不清其中的道理。美国《大众科学》杂志选取了20个这样的“常识之谜”,并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本报将用连载的方式在“国际·科学”版上向读者解释这些身边的科学谜团。
1.开车打手机为什么有危险?
对于一个人来说,驾驶汽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而且他同时还要密切观察周边环境,这同样是需要全神贯注的复杂工作。
人在开车的时候要同时进行两项复杂工作,大脑已经满负荷运转了。如果在这个时候打电话,负责思维和控制语言系统的大脑额叶部分将“超载”,上述两项工作不免要出问题。
“多重任务处理系统”本来是一个计算机术语,指的是电脑在同一时间内处理几个不同的命令。有人认为人类大脑也有同样的功能,但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不可能像电脑那样可以一边下载文件一边玩游戏。
从理论上讲,大脑一旦同时处理两项任务,哪怕是非常简单的任务,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都会严重下降,这在神经科学中称作“双任务干扰”。
美国“国家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所”的研究员乔丹·格拉夫曼认为,人脑不具备“多重任务处理系统”源自额叶的生理特性,人在做不同事情的时候,脑电波会在额叶的不同区域来回跳动,期间会有几百毫秒到几秒钟的停顿,在停顿期间人的反应能力会降低,如果开车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就可能发生车祸。
此外,美国犹他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开车时候打电话会使追尾事故的发生率增加一倍,即便使用的是车载电话,危险程度也是一样的,因为这时人的大脑仍处于“双任务干扰”状态。
2.音乐会让孩子更聪明吗?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音乐教育对儿童的治理发育有好处,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这种说法。科学家已经发现,音乐教育对4岁到15岁孩子的大脑发育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的香港大学和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都进行过类似的研究。香港大学跟踪研究了90个6岁到15岁的孩子,其中一半是学校乐团的成员,另一半则很少接受音乐训练;多伦多大学则让144个6岁的儿童随机选择一年的兴趣课程,其中包括钢琴课以及其他非音乐课程。研究人员发现,接受音乐教育的儿童在数学能力和智商方面都高于其他儿童。
最近加拿大的麦克马司特大学又进行了一项研究,科学家让一批4岁到6岁的儿童接受了一年的音乐教育,同时监控这些儿童的大脑活动情况。科学家发现,与没有学习音乐的儿童相比,这批儿童的大脑发育明显不同,例如这批儿童大脑内与注意力相关的部分变得非常活跃。
研究还表明,那些学音乐半途而废的人实际上也从中获得了好处,只要在儿童时代学点音乐,你就会受益终生。
3.为什么蚊子会挑人咬?
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同一间屋子的两个人,一个备受蚊子肆虐,另一个却可以悠然自得。对于这一现象,科学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昆虫学家乔纳森·戴伊给出了一个解释,“蚊子最爱咬的是那些释放更多二氧化碳的人。”戴伊还指出,二氧化碳并不是蚊子喜欢的唯一因素,香水、身体发出的热量以及人运动后体内分泌的乳酸都是蚊子喜欢的物质。
此外,人体内还有一种物质吸引蚊子,那就是雌性激素雌二醇,女性体内的雌二醇含量高于男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女人更容易被蚊子咬,因为男人一般体形较大,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更多。一般来说,大块头更容易被蚊子咬。
此外,咬人的蚊子都是母蚊子,公蚊子的食物是植物汁液。
4.为什么石英手表走时准确?
现在,大部分复杂的机械手表都被石英手表取代,这是因为一只普通的石英电子表每日误差小于0.5秒,比大部分机械表精确得多。
石英表也可叫做“晶体振动式电子表”,当电流通过石英晶体时,晶体就会变形“发振”,石英表就是利用周期性持续“发振”的晶体,为我们带来准确的时间。
从1927年开始,石英被应用于大型实验用计时器,但直到上世纪后半段,石英手表才被引入商业领域。当时钟表匠们已经了解了石英的特性,他们的最大挑战是制造出足够小而且振荡频率合适的石英晶体,因为高频晶体太耗电。最终研究人员选择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振荡频率为32768赫兹的石英晶体。
而机械手表由于受地球引力作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的偏移会产生位差,加之受外界温度、磁场、震动等影响,因此机械手表很难达到石英手表的精度。
5.思考消耗体力吗?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苦于思索某个难题的时候,即使没进行什么体力活动,也会感到疲劳。那么,坐着不动苦思冥想会消耗体力吗?答案是肯定的。
其实人脑是一台24小时工作的机器,当一个人思考的时候,大脑内的数百万个神经元会相互传递信息,并把电脑的指令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这些神经元工作的时候当然需要“燃料”,据测算,它们每天消耗掉肝脏储存的血糖的75%,而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
神经元消耗能量有它独特的方式,首先大脑毛细血管壁附近的星形胶质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能量丰富的葡萄糖,并将这些葡萄糖转换成神经元可以吸收的形式。神经元利用这些能量生产神经传递素,并最终形成“思想”。大脑思考得越多,其神经元需要的葡萄糖就越多。
除此之外,大脑为了生存,每分钟需要0.1卡路里的热量。当你集中精力进行填字游戏的时候,你的大脑每分钟消耗的能量则是1.5卡路里。相比之下,人在行走的时候每分钟大约消耗4卡路里热量,而像跆拳道那样的激烈运动则每分钟消耗10卡路里。看来胖人们又多了一个减肥方法——做数学题。
6.为什么晒太阳有益健康?
维生素D3是人和很多动物生长、繁育、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脂溶性维生素。如果人缺乏维生素D3,将会患上软骨病或者佝偻病。人类可以通过服用维生素片来补充维生素D3,但走出户外晒太阳则是人类最古老、最经济、最舒服的补充维生素D3的方式。
这一现象的科学原理是这样的:人体皮肤中的一种化合物在接触阳光中的紫外线之后,会形成维生素D的前体(维生素原),维生素原中的两个碳原子会自动重新排列,形成维生素D3。这一化学过程发生的速度非常快,因此你只要在阳光下晒几分钟,身体吸收的光线就足以制造一个人每天所需的维生素D3。
7.风力发电会影响气候吗?
随着温室效应和能源紧缺的状况越来越突出,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但也有人担心,由于风力发电机的巨大叶片能够干扰气流的方向,那么它会不会对气候造成影响?
答案是不必担心。因为电脑模拟实验显示,只有超大型的风力发电厂(目前还不存在)才会影响天气,但也仅限于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附近区域。
根据《地球物理研究》杂志一篇文章的研究结果,在一个拥有1万台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发电厂内,其地表温度会上升0.7摄氏度。发电机叶片的转动会使空气中的潮气上升,而靠近地面的区域会变得温暖干燥。这对风力发电厂附近的农作物会造成不良影响,但对全球来说,这点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8.““太空电梯”会影响地球运转吗?
在国际航天领域,一直有一批科学家在倡导“太空电梯”的概念,在他们的理论中,“太空电梯”是一种向太空运送货物的永久性装置。目前很多科学机构都在进行“太空电梯”的可行性研究。
不过有人担心,这样一架“太空电梯”伸向太空,并运载这么重的货物,会不会影响地球的正常运转?答案是无需担心。
根据科学家的测算,如果“太空电梯”将15吨的货物送上太空,这部分“伸出”地球的质量将使地球自转一次的时间(即一天)增加1毫微微秒,1毫微微秒只有1秒的一千亿亿分之一。“太空电梯”的倡导者之一布拉德·爱德华兹博士认为,这点影响还比不上两极冰盖融化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鱼需要睡觉吗?【科学故事】-
鱼缸里的小金鱼,它们白天在水缸里游来游去,就连晚上也睁着眼睛,难道它们不用睡觉吗?
很多人误以为鱼类是不用睡觉的动物。事实上,它们也是需要睡觉的。因为鱼类属于脊椎动物,所有的脊椎动物都需要通过休息来缓解中枢神经系统与肢体的疲劳。但是,鱼儿在睡觉的时候从来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没有真正的眼睑。它们无论是睡着还是醒着,眼睛都无法闭上,甚至鱼儿死了,它还是睁着眼睛的。如果你发现鱼儿在水中静止不动或轻微摆动时,那一定是它们在休息了。
鱼在水里是怎么样呼吸的【科学故事】-
鱼时常张开嘴巴,让水经鱼嘴流过这红色的、像羽毛一样的东西。
这是腮,它由许多细微血管组成,而血液就在细微血管里面流个不停。
它好像在从水里面捕捉什么东西。
是氧气。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需要氧气维持生命。
看体内的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把氧气传送到鱼的全身。鱼体内的二氧化碳,也会从腮排出到水里。
腮是鱼的呼吸器官,有了腮,鱼才能吸取水中的氧气,维持生命。
鱼需要氧气,所以它在水中时常张大嘴巴,让水流进腮里,以吸取氧气。下次当你看见鱼儿在水中张嘴时,别以为它在喝水,其实它正在呼吸呢!
会走的植物:卷柏【科学故事】-
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各种植物体内,都有含量不等的水。水生植物的含水量最高,可达98%;草本植物的含水量也不低,大约是70%~80%;木本植物的含水量要少一些,也有40%~50%;含水量很少的是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只有16%。如果低于这个百分比,这些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就会遭受破坏而死去。
可是,竟有一种植物,含水量降低到5%以下,几乎已成“干草”了,它就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整个身体卷缩成一个圆球状,由于体轻,只要稍微有一点风,它就喊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把根重新钻到土壤里,暂时安居下来。当水分又一次不足,住得不称心如意时,它会继续游走寻找充足的水源。却仍然可以保持生命。
1959年,日本有位生物学家发现用卷柏制成的生物标本在时隔11年之后居然“还魂”复活,这使他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他公布了这一新闻。
这奇特的植物,便是大名鼎鼎的“九死还魂草”。
九死还魂草这种非凡的“还魂”本领,奥秘全在于它的细胞的“随机应变”。当干旱来临时,它的全身细胞都处在休眠状态之中,新陈代谢几乎全部停顿,像死去一样,得到水分后,全身细胞才会重机关报恢复正常生理活动。
说起来,九死还魂草的这种本领也是被环境逼迫出来的。它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或岩石缝中,那里土壤贫瘠,蓄水能力很差,它的生长水源几乎全靠天上落下的雨水,为了能在久旱不雨的情况下生存下来,它被迫练出了这身“本领”。
钢笔是怎样发明的【科学故事】-
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
在早期的贮水笔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动。写字的人压一下活塞,墨水才开始流动,写一阵之后又得压一下,否则墨水就流不出来了。这样写起字来当然很不方便。
1829年英国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制出钢笔尖。它经过特殊加工,圆滑而有弹性,书写起来相当流畅,深受人们的欢迎。然而,这种笔必须蘸墨水书写 十分麻烦。
到1884年,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一个叫沃特曼的雇员,发明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种笔的笔端可以卸下来,墨水用一个小的滴管注入。
沃特曼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1884年的一天,他刚刚从对手那里论来一笔保险合同,沃特曼将鹅毛笔和墨水递给委托入,让委托人在合同上签字。不巧鹅毛笔上滴下来的墨水把文件溅污了,沃特曼赶紧出去再找一份表格,但就在此时他的一个对手乘虚而入,抢去了这份买卖,刚到手的生意就这么丢了。
这件事刺激了沃特曼,他决。心设计一种能控制墨水流量的自来水笔。他想到了毛细管的原理,植物就是靠此原理克服重力将汁液输送到枝叶上去的。
沃特曼在连给墨水囊和夹子的一根硬橡胶中钻了一条头发般粗细的通道,在墨水囊中放进少量空气,使内部的气压与外面平衡,这样只有在夹子上加压,墨水才能流出来。最初的沃特曼钢笔用的是眼药水瓶,不久后用柔软的橡皮笔囊取而代之,只要把空气挤出来就可吸进墨水。到1910年,自来水笔就开始在英国使用了。如此看来,自来水笔的诞生很有戏剧性。
最早的能够自己吸墨水的笔出现于20世纪初期,采取了一个活塞来吸墨水。当笔中采用了皮胆后,就要用一个铁片插入一个缝中去挤压皮胆来吸墨水。到1952 年,又出现了用一根管子伸进墨水中吸水的施诺克尔笔。直到1956年,才发明了现在常用的毛细管笔。现在还有一些美术钢笔等。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科学家的故事】-
伊萨克·牛顿,是17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科学巨人之一。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贡献,都是划时代的。
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叫乌尔斯索普的小村子里,刚出生时极度衰弱,几乎夭折。牛顿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牛顿的发现,可测定太阳和行星的质量,确定计算慧星轨道的法则,说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并推导出克服地球引力、飞向太阳系和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低速度,它们分别为每秒7.9千米、11.2千米和16.6千米,并依次命名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牛顿不但验证了前辈们的成果,而且为未来空间运载工具的最低推力或速度下限值,提供了精确而权威的科学依据。
牛顿将其一生的成就写在《自然哲学与数学原理》一书中。他发现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创立了微积分数学。他后来在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说:“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727年3月20日凌晨,牛顿于久病不医中去世。据说在生命即将停止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坦荡而平静的。英国诗人波普为他写的碑铭说:“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都藏在黑暗的夜间;人帝说‘让牛顿降生’,使一切变得灿烂光明。”
太阳历和公历【科学故事】-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公历,有人曾似是而非地称之为“西历”。其实,究其根源,这种历法并非产生于西方,而是产生于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古埃及气候炎热,雨水稀少,但是农业生产却很发达。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着密切的关系。埃及的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只有尼罗河流域像一条绿色的缎带从南到北贯穿其间。直到现代,埃及的的95%以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这条绿色的生命带中。因此,在希腊时代,西方人便把埃及称为“尼罗河送来的礼物”。古代埃及人更是将尼罗河视为“母亲河”。
尼罗河全长6648公里,同亚洲的长江、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并称为世界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一带,主流叫白尼罗河,从乌干达流入苏丹,在喀土穆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合,流入埃及。
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每年6月开始涨水,7至10月是泛滥期,这时洪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满了两岸龟裂的农田。几个星期后,当洪水退去时,农田就留下了一层肥沃的淤泥,等于上了一次肥。11月进行播种,第二年的3至4月收获。尼罗河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定量,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别不是太大,从没有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古埃及人为了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认识到必须掌握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准确地计算时间,这就需要有一种历法。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次泛滥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他们还发现,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当尼罗河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附近时,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以此为根据,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为365天,把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起点。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这就是埃及的太阳历。
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定为365天,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回归年)相比较,只相差四分之一天,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准确了。但是,一年相差四分之一天不觉得,经过4年就相差一天。经过730年,历法上的时间就比实际时间推进了半年,冬天和夏天正好颠倒过来。
再过730年,才能回到原来的起点。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凯撒(又译朱利乌斯·凯撒)决定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重新编制历法。凯撒主持编制的历法,被后人称为“儒略历”。
儒略历法对埃及太阳历中每年约四分之一天的误差,作了这样的调整:设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置1个闰年。单月每月31天,双月中的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其它双月每月30天。
恺撒死后,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因为自己生在8月,便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使8月也成为大月,即31天,同时相应把9、11两个月定为小月,10、12两个月定为大月。经过这样的改动,各月的天数与今天使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了。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会议上,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但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
到了公元6世纪时,基督教徒把500多年前基督教传说的创始人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天,说成是公元元年。“公元”的拉丁文的意思就是“主的生年”,用拉丁文A.D.表示。在这一年以前,称为“公元前”,英文的意思是“基督以前”,用英文B.C.表示。
儒略历虽然比埃及的太阳历进了一步,但回归年仍有11分14秒的误差,积128年又要相差一天。儒略历在欧洲通行了1600多年,至16世纪下半叶,历法上的日期比回归年迟了10天。比如,1583年的春分应在3月21日,历法上却是3月11日。此外,教会规定耶稣复活节,应在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春分已相差10天之多,耶稣究竟在哪一天“复活”的,也成了问题。因此,对儒略历作进一步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根据哥白尼日心说计算出来的数据,对儒略历作了修改。将1582年10月5日到14日之间的10天宣布撤销,继10月4日之后为10月15日,所以1533年的春分又复归于3月21日;过去将4年置1个闰年,400年共计100个闰年,现在改为400年中有97个闰年,从而大体上弥补了11分14秒的误差。
置闰的方法是:凡是逢百年那一年可以用400除尽的就是闰年,除不尽的就不是(如:1600年是年,1700年、1800年、1900年皆不是年,2000年是闰年)。后来人们将这一新的历法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今天世界上所通用的历法,简称格里历或公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通令,中国以格里历为国家历法,并采用公元纪年,但不废除农历。
当然,格里历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每月的天数仍然参差不齐,规则性不强,特别是每经过三千几百年还会有一天的误差。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天文学的进步,这些缺陷将不断得到改进。
恐龙是怎样被发现的【科学故事】-
在英国南部的苏塞克斯郡有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180年前,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爱收集和研究化石。行医治病之余,他常常带着妻子一起爬山涉水去寻找和采集化石,足迹踏遍了周围有岩层出露的沟沟坎坎。久而久之,曼特尔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理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后来,曼特尔夫人实在坐不住了,就带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门向着他出诊的方向去迎接他。
她走在一条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新开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层层的岩石。她习惯性地边走边观察两边新裸露出来的岩层,忽然,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什么东西呢?”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走上前去仔细观看。哇!原来是一些样子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这些化石牙齿太大了,曼特尔夫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牙齿。发现的兴奋使得曼特尔夫人忘记了给丈夫送衣服这件事。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化石从岩层中取出来带回了家里。
晚些时候,曼特尔先生回到了家中。当夫人将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惊呆了。他见过许许多多远古动物的化石牙齿,可是没有一种能够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相似。
在随后不久,曼特尔先生又在发现化石的地点附近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牙齿化石以及相关的骨骼化石。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给予鉴定。
说实在的,居维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类化石,而他读过的所有的由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不过,居维叶还是根据他掌握的相当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做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
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太草率了。他决定继续考证。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对比标本、查阅资料。
两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鬣蜥。于是,曼特尔先生就带着那些化石来到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与博物学家收集的鬣蜥的牙齿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地相似。喜出望外的曼特尔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
后来,随着发现的化石材料越来越多,人类对这些远古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知道所谓的“鬣蜥的牙齿”这种动物实际上是种类繁多的恐龙家族的一员;它确实与鬣蜥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它与真正的鬣蜥的亲缘关系比起与其它种的恐龙的关系还要远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则,这种最早被科学地记录下来的恐龙的种名的拉丁文字并没有变,依然是“鬣蜥的牙齿”的意思。不过,它的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
因此请记住:禽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同时,别忘了曼特尔这个名字以及他那位热爱大自然的妻子。
糖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科学故事】-
新年又到了,家里买来许多各种各样的糖果招待亲朋好友,希望新的一年甜甜蜜蜜。那么,糖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糖是一种天然产品。它源自两种植物:甜菜和甘蔗。到底一块小小的方糖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下面我们就以甜菜为例来看看糖的制作过程吧!
1.【甜菜采集】甜菜喜欢温和的气候,糖分就储存在甜菜的根部。
2.【制糖厂】收割下来的甜菜被送到制糖厂,工人是在厂房里提炼糖的。
3.【把甜菜切成小片】甜菜洗净后被切成小片,然后用热水浇淋,糖分便溶解在热水中,成为“糖水”。
4.【纯净的糖浆】清除杂质后的“糖水”,送进锅炉里煮沸,大部分水分被蒸发掉,糖水就变成了浓缩的糖浆。
5.【成千上万的结晶体】为了使糖浆结成晶体,首先要把糖浆倒入一个特制的锅炉里,然后加入一些极细小的糖块,这样便会形成无数的糖结晶体,但是,加热糖浆的温度不能过高,要不会变成焦糖了。
6【脱水】充满结晶体的糖浆经过一个高速转动的筛子,结晶体就会与水分离,水分从筛子的小孔里流走,结晶体留在筛子里。
7.【粒状还是粉状】糖的结晶体颗粒经过筛选大小后分别被制成糖霜、细白糖和方糖,在制造方糖时。在制造方糖时,工人把又湿又热的结晶体放进一个个小模子里,经过烘干,结晶体就便成立糖块。
8.【包装后出售】糖块经过包装处理后,就会送到商店出售。
所属专题:
腾讯为什么告老干妈(腾讯跟老干妈什么情况)
突然确诊癌症中晚期,已转移!宁波男子无法接受:怎么可能!医生:发现一个,全家高危!
疑似皇马前主席之孙公然辱华,皇马却称“将致力于消除足球界种族歧视”?
韩军称朝鲜军人无意中越界 韩军称朝鲜军人无意中越界了吗
中纪委再打两“虎”!还有一“虎”被免职,一“虎”获刑十五年!
吉林市将举办世界锅包肉大赛,此前召开座谈会论证锅包肉起源
哪些爱爱姿势更容易怀孕 选择这些爱爱姿势帮助生儿生女
男性精子存活时间有多久 精子存活率低怎么办
医生算错怀孕周数怎么办 孕龄胎龄预产期原来是这样算的
备孕未准妈妈请注意 这里有份孕前自检表请签收
疑似皇马前主席之孙公然辱华,皇马却称“将致力于消除足球界种族歧视”?
中纪委再打两“虎”!还有一“虎”被免职,一“虎”获刑十五年!中纪委再打两“虎”!还有一“虎”被免职,一“虎”获刑十五年!,常委,
停经几天能测出怀孕 诊断怀孕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疯狂”的栀子花:最高每斤卖35元!犍为栀子花价飙涨数倍,迎上中式新茶饮风口 澳媒揭露西方媒体歪曲报道中国真相:“它们不会告诉不想让我们听到的消息” monster monster眼镜